
關注生之源微信 獲取更多信息

腎臟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療
日期:2011-05-18 00:00:00
來源:朱彬 日期:2006-1-14 |
[生之源]常見的腎臟出血性疾病包括有先天性腎動靜脈血管畸形;腎臟外傷或手術導致的腎動靜脈瘺出血、腎臟真性或假性動脈瘤出血;腎臟外傷破裂出血;腎腫瘤破裂或侵犯血管出血。臨床表現為血尿,血色素下降。在治療上過去一般是保守治療無效時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對患者的創傷較大,而介入治療腎出血對患者的創傷小、效果好,能達到以最小的創傷最大限度地保留腎臟功能。影像科介入組同志最近治療了多例腎出血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治療方法:采用Seldinger技術,經股動脈穿刺插管,先行腎動脈造影,了解腎出血的原因、部位,然后將導管超選擇性插入至出血部位的動脈內,超選擇性插管困難時還可利用同軸導管技術插入微導管,然后根據不同的出血原因選擇合適的栓塞材料將出血動脈栓塞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常用的栓塞材料有:明膠海綿、PVA顆粒、彈簧鋼圈、無水酒精。
病例1 a 病例1 b
病例1 c 病例2 a
病例2 b 病例2 c
病例3 a 病例3 b
病例介紹:
病例1 a:造影見左腎下極腎動脈瘤出血;
b:用微導管超選擇性插管至左腎下極動脈瘤內造影并注入PVA顆粒栓塞;
c:栓塞后造影,動脈瘤消失,左腎絕大部分保留。
病例2 a:右腎出血不止,右腎動脈造影見右腎下極動靜脈瘺出血;
b:將導管超選擇性插管至動靜脈瘺處,放置彈簧鋼圈栓塞;
c:術后腎動脈造影,動靜脈瘺消失,右腎絕大部分保留。
病例3 a:左腎巨大動脈瘤破裂出血,載瘤動脈直徑甚至超過左腎動脈;
b:在動脈瘤及載瘤動脈內釋放13枚鋼圈栓塞后造影,出血消失。[生之源]
影像科介入組 朱彬
上一篇:提高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
下一篇:腎臟病為什么要做腎穿刺活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