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生之源微信 獲取更多信息

腎內科專家參加全國腎臟病學研討會
日期:2011-05-18 00:00:00
來源:市一醫院 日期:2004-9-10 17:15:55 |
[生之源]9月1日至4日,風景秀麗的杭州市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腎臟病學界盛會——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超過1300名來自全國的腎臟病專家云集一起。我院腎內科孔耀中、黃英偉、邵詠紅、肖觀清、張海燕等醫生的論文被大會的論文匯編收錄,論文內容包括臨床腎臟病,透析、腎移植,范圍涉及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標志著腎內科在科研論文和臨床實踐中均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滓兄魅蔚恼撐摹度迅哒骰颊吣虻鞍?、腎功能與圍產期結局的關系》,填補國內妊娠腎臟病預后空白;黃英偉主任醫師的論文《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監測的臨床應用》是國內技術首次報道使用在線血容量監測判斷干體重。
大會研討了國內和國外腎臟病學研究的一些新熱點,并提出隨著經濟和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疾病譜發生了變化,腎臟科醫生應當更好地與其他學科開展合作。包括:1.糖尿病腎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對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糖尿病腎病的病人,應當由腎內科醫生與內分泌科醫生共同管理病人;2.介入手術的廣泛開展,造影劑腎病發生率也在上升, 腎內科醫生應該在預防和治療造影劑腎病中發揮重要作用;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癥發生率增多,痛風性腎病發生也增多, 腎內科醫生應當更多地參與痛風性腎病的治療和社區宣教工作;4.器官移植技術獲得長足的發展,包括腎移植、肝移植、心臟移植、胰腎聯合移植、小腸移植。移植術后患者仍面臨許多內科問題,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感染,以及抗排斥藥物引起的藥物腎損害(廣義的慢性移植性腎病)。腎內科醫生應當利用數十年累積的運用免疫抑制劑和治療機會性感染及治療慢性移植性腎病的經驗,積極參與器官移植的工作;5危重醫學發展提出多器官功能替代模式向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模式轉變,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為這一模式提供了平臺。腎內科醫生應該更好地與ICU醫生合作開展這一工作。[生之源]
采寫:林敏娃
編輯:段園暉
上一篇:為何患了腎炎不知曉
下一篇:非口服鐵劑可能引起中毒性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