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生之源微信 獲取更多信息

胱抑素C是評價腎功能損害的靈敏標記物
日期:2011-04-25 00:00:00
[生之源]“大量臨床實驗表明,胱抑素C(CystatinC)比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目前常用的腎功能檢測項目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且操作簡單,干擾因素較少,不僅在早期診斷腎功能損傷上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腎移植、兒童腎病、糖尿病合并腎功能損害等疾病中也有很好的臨床診斷價值?!?月17日,在北京九強公司主辦的“臨床檢驗新項目研討會”上,來自全國近百家三甲醫院的專家,就胱抑素C的臨床檢驗研究等進行了廣泛交流。
在腎功能檢測指標的專題研討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徐國賓教授報告,目前臨床常用的腎功能檢測方法以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檢測為主,但它們不能靈敏地反映腎功能早期損害,且會受到性別、年齡、操作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導致眾多慢性腎臟病患者漏診。
徐國賓教授介紹,為確定胱抑素C在成人和兒童中的參考值范圍,并比較胱抑素C與肌酐在腎小球濾過功能檢測中的靈敏度,他和同事們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了116例正常成人、130例嬰幼兒及兒童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對其進行性別和不同年齡組比較,同時還測定了109例各種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并分別比較了胱抑素C和肌酐與肌酐清除率的相關性。結果表明:不同性別正常成人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顯著性差異(P<0.001),但在同一性別三個年齡組中差異無顯著性。將不同年齡組合并后統計其參考值范圍為:男性17~60歲年齡組0.62~0.91毫克/升;女性17~60歲年齡組為0.52~0.83毫克/升;0~13歲兒童血清胱抑素C水平變化較大,出生后4個月內水平明顯高于成人,出生5個月以后則下降至接近成人參考值范圍。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有顯著正線性相關(P<0.001),與肌酐清除率的對數值呈顯著負線性相關。在肌酐測上,胱抑素C比肌酐有更顯著的符合率。實驗中他們發現,在肌酐清除率>80毫升/分鐘的患者中,有48%的人顯示胱抑素C異常;60歲以上健康體檢者中,有30%的人可見胱抑素C增高。他們的結論是:胱抑素C比肌酐能夠更靈敏地反映臨床腎臟濾過功能的損害;用胱抑素C代替肌酐清除率作為門診患者腎小球濾過功能指標,值得推薦。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劉萬里教授報告的是他和同事們對利用胱抑素C評價化療藥物損害腫瘤患者腎功能進行的分析。他指出,化療藥物順鉑、卡鉑可直接損害腎實質,引起腎功能損害。對此,以往臨床常應用肌苷清除率來判斷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肌苷清除率檢測操作繁瑣,需要準確收集患者24小時尿液,且尿液計量存在較大誤差。此外,腎小管可分泌肌苷,且個體間差異大,依據肌苷清除率或可高估腎小球濾過率,不能真實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而胱抑素C是一種低分子量蛋白質,可經腎小球自由濾過,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完全降解,而腎臟是清除循環中胱抑素C的惟一器官,血清胱抑素C濃度主要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此外,血清胱抑素C檢測不受年齡、性別、炎癥、飲食、體重以及肝功能變化的影響。由此可見,胱抑素C是一種理想的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內源性標志物。
研究中,劉萬里教授等在患者化療之前3天和化療后第五天,分別為患者采血和收集其24小時尿,并采用Scr和Ucr酶法及CYSC顆粒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分別測定患者的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清除率,以探討順鉑化療前后血清胱抑素C與肌酐清除率的相關性、血清胱抑素C對順鉑化療腎功損害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及血清胱抑素C能否替代肌酐清除率來評價順鉑對腎功能的損害。
研究結果表明,順鉑化療前后血清胱抑素C與肌酐清除率的相關性明顯大于血肌酐;輕度腎功能降低時,血清胱抑素C檢測的靈敏度比血肌酐高,與肌酐清除率顯著相關;ROC分析顯示,血清胱抑素C對肌酐清除率減低的診斷靈敏度比血肌酐好,準確性與血肌酐相當;血清胱抑素C可替代肌酐清除率用于評價順鉑對腎功能的損害。
摘自《檢驗醫學網》
上一篇:同型半胱氨酸 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