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生之源微信 獲取更多信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知多點
日期:2011-05-11 00:00:0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發病是由甲硫氨酸代謝遺傳因素和環境營養因素兩種病因所致。遺傳因素是天生的不可變;環境營養因素是指代謝輔助因子如葉酸、VitB6、VitB12等缺乏導致代謝障礙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一般正常人空腹血漿總同型半胱氨酸?穴Hcy?雪水平為5~15ummol/L,現在因其濃度>10ummol/L時心腦血管事件明顯增高且需要治療,就定義Hcy>10ummol/L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引起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如腦梗死(即中風)和冠心病。研究顯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呈正相關,且沒有發現正常下限,Hcy每升高5ummol/L,缺血型心臟病風險升高32%,腦卒中風險升高59%,Hcy每降低3ummol/L,缺血型心臟病風險下降16%,腦卒中風險下降24%。所以我們應關注并知多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近年來發現一些冠心病患者不存在傳統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等,其中輕、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年紀輕的患者。因此,近10年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作為一種新的獨立的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受人們關注。研究顯示:10%的冠心病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有關,輕~中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使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險升高4~6倍,血漿總Hcy水平每升高5ummol/L,則冠心病危險性男性升高60%,女性升高80%,相當于總膽固醇每升高20毫克/分升的危險性,因此成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有“21世紀的膽固醇”之稱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可以防治的,針對其發病原因,一方面補充葉酸和維生素;另一方面限制減少飲食中的動物蛋白攝入量以限制甲硫氨酸的代謝。
既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心腦血管病的一獨立危險因素,讓我們知多一點,實踐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崔 躍)
上一篇:減少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下一篇: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其臨床應用價值